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张平教授团队——无线新技术研究所(简称WTI),共有教研一线教师19人,其中13人为中共党员。
WTI团队成立十几年来,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发展,协调解决攻关中遇到的各种矛盾,维护团队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连续多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以及多项省部级奖项,在国际上赢得了良好声望和学术地位。重视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师资梯队建设,涌现出多名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和市级精品教材、北京市精品课程等多项成果。重视高端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多名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晋升高级职称,并晋升国家人才计划,众多优秀毕业生成为各行业骨干。重视学术成果转化,转让多项专利技术,在产学研结合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多次受到国家和北京市政府表彰与奖励。
本团队各成员多年致力于无线网络信息理论和无线通信先进技术的研发,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统一研究整体。团队成员在协作通信、多址接入、组网技术方向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异构协同通信、多域分层协同通信、无线网络资源优化等方面有很多的研究积累和创新,提出了多种新的模型、新的算法与新的机制,取得了突出的创新成果,在国内无线通信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明显的创新潜力。
近期五年内团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
2014年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2013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3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3年北京市“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优秀团队”称号
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2年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12年北京高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
201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1年 工信部 “国际电信联盟优秀文稿奖”
2010年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0年 北京市政府颁发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2010年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2010年 工信部 “国际电信联盟优秀文稿奖”
2010年《电子电路基础》课程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市精品课
2009年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9年工信部“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
2009年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9年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三等奖”
近期五年内个人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
2014年陶小峰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2013年陶小峰等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和广电总局“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奖”
2013年陶小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2013年张建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2013年许晓东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2013年崔琪楣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
2013年刘宝玲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
2013年刘宝玲等获得“北京市教改论文三等奖”
2012年刘宝玲获得“北京市师德先进”称号
2012年刘培植等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2年崔琪楣获评北京市科技新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2011年陶小峰获得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0年张平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0年 冯志勇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近期五年内团队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数如下,累计经费1.5亿元:
WTI团队5年内承担纵向项目统计表:
项目类别
| 项目数
| 总经费(万元)
| 备注
|
863参与
| 5
| 581.67
|
|
863牵头
| 1
| 2300
|
|
北京市项目
| 6
| 370.76
|
|
国际科技合作
| 6
| 498.9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
| 500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8
| 2431.02
| 其中面上4项,青年基金5项,优青1项,杰青1项,重点1项,专项基金2项,国际合作2项,创新群体1项,港澳学基金2项
|
教育部项目
| 5
| 172.5
|
|
重大专项
| 28
| 3971.71
| 其中牵头3项, 参与23项
|
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
| 1
| 4100
|
|
一、发挥团队优势,高度重视教书育人工作,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如图1所示,优秀的师资力量、完善的规章制度、丰富的项目资源以及频繁的人才交流,是团队教师教书育人、人才培养的四大基础。
图1人才培养图示
1.1优秀的师资力量
WTI团队在编教师21人,其中党员15人,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8人,博士学位人员占90%。团队学术带头人张平教授任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并担任973“认知无线网络”项目首席科学家,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成员中,1人任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1人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WTI团队在无线通信领域已进行了近二十年的研究,完成了大量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国内外企业资助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研究方向紧密围绕传统无线通信网泛在化演进时面临的新理论和新技术问题,定位明确。实验室承担了多项重大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取得了一批国内外同行认可的创新性成果,奠定了实验室在泛在无线网络方向的研究优势。
高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立身之本,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团队高度重视教学工作、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坚持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人、锻炼人的途径,把教师的培养放在集体成长的首位,让中青年教师在给团队带来新技术新知识的同时也能秉承老教师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使团队在师资建设上达到了完美的组合。逐渐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朝气和战斗力强的党员队伍和师资梯队。
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敢打硬仗的教师队伍,不仅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而且营造了“求实、创新、敬业、乐群”的学术氛围,整个团队蓬勃向上、实力雄厚、群体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没有违反学术道德的事件发生。2010年入选 “教育部长江计划创新团队”,同年获评北京邮电大学“师德先进集体”,2011年获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称号,2012年获评“北京高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2013年获评北京市“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优秀团队”,2014年获评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五年来,杰出的中青年人才不断涌现。团队成员中,1人获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人获优秀青年基金资助,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5人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入选北京市教学名师。
1.2完善的规章制度
WTI团队从成立至今,一直实行科研项目、行政运行、财务经费、人事及招生大平台管理模式,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一个团队高效率运转的重要保障。实验室制订了包括《WTI考勤管理规定》、《WTI导师、副导师制度》、《WTI学生出国学习管理制度》、《WTI上班着装规定》、《WTI财务报销管理规定》、《WTI学生津贴发放办法》、《WTI教师管理办法》、《WTI绩效考核制度》、《WTI保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并严格执行及认真总结,及时修改不适用的条款、制订新增加的机制和运行细则,使得实验室的各项事务均有章可循。通过管理平台对科技档案规范管理,包括实验室承担的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等具体条目都有专人负责存档。
1.3充足的项目资源
充足的项目来源,为团队的硕士生、博士生提供了充分的锻炼学习机会,团队中每一名学生均能参与到一个或者多个科研项目中去。而输出的累累科研硕果、合作单位与用人单位的认可也极大地证明了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学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实验室近五年承担的国家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约69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项、863牵头1项,国家973项目首席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重大专项28项,合同总经费1.5亿元。
1.4频繁的人才交流
团队人才培养的另外一大优势即提供给同学们充足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一方面实验室积极支持硕士生、博士生出国进修或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国际会议。另一方面则邀请国际学术大师和优秀学者来校访问、讲学、交流和进行合作研究,充分利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项目平台培养人才。
WTI团队在国际合作方面有着良好的积累,极大地开阔了同学们的国际视野。2006年受科技部委托建立中德软件所移动通信联合实验室,2009年与澳大利亚合作建立中澳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成立中芬ICT产业联盟。包括中瑞、中芬、中澳、中加、中英和欧盟等政府间国际合作项目。其中,作为非欧盟唯一合作伙伴参与欧盟IST框架中的3个重大科研项目。主办、承担国际会议,团队负责人张平教授多次受邀国际大会做特邀主题报告,担任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分会主席、技术委员会主席及委员、学术期刊编委等学术兼职。每年邀请包括学术大师Hermann Rohling等在内的国际专家来华进行学术交流,每年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短期访问达几十人次,每年有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计划。几年来共派出青年教师赴国外访问学者7人次。
1.5人才培养成果
团队成立的十余年中,凭借北京邮电大学在国际、国内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实验室自身的积累,吸引了众多优秀生源。而这些出色的同学在实验室学习、科研、攻读学位的过程中,输出了论文、专利、竞赛、获奖等各种各样的成果,为学校增添了荣誉。例如:
硕士生韩江、杨程程2014年获得IEEE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Conference(WCNC)最佳论文奖。
硕士生刘尚2013年获IEEE VTC2013-Fall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s”提名。
硕士生陈鑫获IEEE ChinaCom2012最佳学生论文奖“Best Student Paper Award”。
博士生杨宪俊2012 年获The 12th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SCIT), Gold Coast,Australia唯一的最佳论文奖。
硕士生李雨翔2009年获得ACM Mobicom “Honored Mention Award”。
硕士生罗冰、韩江等人获得北京邮电大学校级优秀硕士论文。杨姗、邓金刚等人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级优秀硕士论文。本科生陶铭亮获得北京邮电大学本科优秀毕设论文。
2013年,硕士生陶铭亮、洪亚腾和史玉龙分获第十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和二等奖。2012年,硕士生韩江获第九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团队中,两年来博士生杨现俊、尉志青、刘海峰等人,硕士研究生韩江、邓金刚、王凯栋、秦海博等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硕士研究生罗冰、张雪菲、邓金刚、韩江等多名同学获得企业奖学金的奖励。
北邮WTI团队凭借多年的学术积累和严谨务实的拼搏精神,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杰出人才,在业界创出了良好的口碑。 2013年度,实验室向国家输送了近100名高素质的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毕业生流向国内及国际各大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国内外知名企业,就业率达100%。培养的毕业生深受各行业用人单位的好评,每年都有几名学生走出校门就担当起用人单位的核心骨干重任。
在留学深造方面,2014年,硕士生韩江、王凯栋被美国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录取。
二、发挥团队优势,将科研诚信、严谨治学理念落实在各项工作行动中
WTI团队在十余年科研工作中,严格按照“遵守学术规范,坚持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的指导精神,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形成了“诚实、信任、公正、尊重、责任”的科研价值观。在科研进行与管理过程中,本团队积极防止伪造、篡改和剽窃等科研不端行为,同时重视和治理科研中的不当行为;及时制订和落实了一系列科研活动的行为规范准则和规章制度。定期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引导团队内研究生遵守学术诚信,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在研究、开发、成果获取和发表等过程中,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术道德,保证一切学术成果的原创性。一方面,严格遵守基本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遵循学术界和出版界关于引证的公认准则,坚持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正确行使学术评价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严格遵守有关保密法律和规定;另一方面,坚决杜绝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学术经历、学术成果及虚假证明材料,重复发表研究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
十几年来,本团队以扎实的科研能力和优良的科研诚信,在无线通信领域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
三、重视团队建设,发挥团队合作优势,努力营造科研协作大平台
学术带头人张平教授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团队研发和建设过程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团队由陶小峰、田辉、冯志勇、张建华等几位教授作为研究骨干,分别从事无线组网、网络接入与控制、认知网络、信道建模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WTI团队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传统,紧跟国际移动通信前沿技术发展,通过密切的内部交流,并且积极寻求外部合作,联合国内外多家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等进行协同攻关,为移动通信3G、4G和5G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B3G时代,项目组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在标准制定、专利申请、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例如,基于群小区架构的CoMP技术作为4G的核心和标志性技术被纳入国际标准;7项专利转让给企业,形成了TD-S和TD-LTE终端测试仪产品,促进了我国TD通信产业链形成闭环,间接推动TD终端行业产值超过30亿元。TD-SCDMA及其增强型终端一致性测试技术与平台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特别地,“宽带无线移动TDD-OFDM-MIMO技术”项目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国家在4G领域的首个奖励,也是对团队合作能力和水平的肯定。2009年完成了峰值速率为1Gbps的4G TDD群小区组网系统,该系统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在此领域达到了世界的前列,该成果入选2010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并荣获2011年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以上科研成就一方面证明了WTI团队在与众多的科研团队、以及众多企业合作方面的能力,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合作经验;另一方面,也让WTI团队进一步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优势,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所以,4G和5G研究时代,团队在加强内部合作的同时,也积极寻求外部合作,希望通过联合更多的优势资源和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取得更多的科研成绩,为中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在5G无线组网领域中,团队合作完成的项目“信息密度非均匀下的异构无线组网新技术”获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以此为基础,团队牵头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大唐、中兴等多家单位,成功申请了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5G系统前期研究开发(一期)”前沿技术类项目,将致力于5G无线网络构架与关键技术的研发。